上海金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生产具有连续性,生产过程中添加的很多物质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危及纯碱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下面我们为大家介绍一下纯碱生产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七大危害:
1、火灾:生产配套的电力系统,使用到的氨以及电器设备和机械设备都存在隐患。
2、触电伤害:这类伤害主要发生在电源配电装置和生产设施中的各种机泵的电动机,照明电器线路、电焊作业上。
3、机械伤害:生产装置中有很多起重设备、转动设备和高压设备,使用时都有可能因各种原因造成对员工的伤害。
4、高处坠落和落物打击。
5、腐蚀性危害:在纯碱生产过程中会用到几种酸碱,它们都是具有腐蚀性的,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6、中危害:生产中会设计到的有物质比较多,尤其是一氧化碳。
7、噪声、粉尘、灼伤等危害。
以上就是纯碱生产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七大危害,希望工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注意自身安全。
纯碱出口要提供出口商检通关单。另外朋友所说的两用物项及技术进出口许可证(定向)是指出口一些军民两用敏感技术物品及易化学品、敏感化学品所要出具的许可证书。定向,就是指货物出口到特定的出口目的国必须提供上述许可证。
纯碱是制造品必须辅助添加化学品,所以如出口至特定的,就要提供许可证了,记得特定要提供这类出口许可证好像只有两个,老挝和,金三角就在那哈,朋友出口前再确认下,特定有没改变过。出口到泰国应该不要提供的。包装嘛,应该结实密闭,外包装内应该有塑料袋再包装下,以防万一。
纯碱不能受潮,再说如果包装破损,漏出白色的晶体粉末,很忌讳敏感的,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外包装外面后用英文打上正确的品名。
纯碱,学名碳酸钠,又称苏打、碱灰,一种重要的化工基本原料,纯碱工业的主产品。通常为白色粉末,高温下易分解,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纯碱与水生成na2co3·10h2o、na2co3·7h2o、na2co3·h2o三种水合物,其中na2co3·h2o为稳定,且溶于水的溶解热非常小,多应用于照相行业,商品名称碳氧。na2co3·10h2o 又称晶碱或洗涤碱,溶于水时呈吸热反应,在空气中易风化。na2co3·7h2o不稳定,仅在32.5~36℃范围内才能从碳酸钠饱和溶液中析出
近几年来,在国内纯碱产能严重过剩,供需关系严重畸形背景下,大型纯碱企业利用比利时、美国、日本等发达停止纯碱生产的机会,积极扩大海外市场出口,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市场压力,稳定了产品价格。比如,2014年纯碱经济联合体旗下国内7家重点企业,共计出口纯碱136.8万吨,占全国出口量的76.4%。其中,三友32.3万吨,海化26.8万吨,南化公司碱厂33万吨,三大传统骨干企业出口纯碱就接近100万吨,取得了较高的出口经营收益。
然而,尽管出口形势依然看好,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今年国内纯碱出口可望保持10%以上的增长,但随着国内纯碱产品的增加,在已经过分饱和与市场已被完全分割的条件下,为给增量纯碱寻求出路,国内更多纯碱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出口这道门,于是各路纯碱争先恐后地涌向码头。然而,国外市场容量有限,过量出口就给海外买家提供了压价选择的便利条件;而挤在出口独木桥上的纯碱企业为保持自己的产销平衡,竞相压价出货就成为选择。
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纯碱累积出口量为1715万吨,比上年151.4万吨增加20.1万吨,增幅为13.3%,打破了近几年下跌的僵局。全年出口均价为218.1美元/吨,比上年降低38.7美元/吨,降幅为15.1%。近年来纯碱产能快速增长,而需求增长有限,致使供需失衡过于严重,所以加大出口成为了缓解纯碱行业高库存压力的一项可行之举。
海关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纯碱的出口量逐年递减。从2009年的232.3万吨缩至2011年151.4万吨,出口量减少34.8%。2012年形势有所改变,出口量较上年有一定增长,其中9月份单月出口量同比增速更是高达60.9%。主要出口和地区以东盟、韩国、日本为主,近两年销往韩国、印度尼西亚、越南及泰国地区的纯碱占比超过60%。
在生产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火灾的事故,下面我们为大家介绍一下工业纯碱在生产中的五大火灾隐患:
由于工业纯碱在生产中需要满足连续性,而且在工艺过程中接触的物质很多都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所以操作时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发生火灾危害。那么工业纯碱在生产中面临的具体火灾隐患有哪些呢?
1、电力系统:如果电力设备存在质量问题或安装不当以及其他原因损坏时有可能发生火灾。
2、氨:在生产过程中,氨如果泄漏并遇明火就容易发生火灾。
3、设备检修:在生产设备检修时,若违章进行动火或烧焊作业,就易发生。
4、压力容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在有缺陷或人为操作失误时可能会。
5、照明工具:进入到塔、罐作业时,若照明工具不是安全电压或没有保护措施时,其接口处容易产生电火花,存在火灾隐患。
以上就是工业纯碱在生产中的五大火灾隐患,希望大家在生产工业纯碱的过程中注意预防火灾。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 粉尘 。避免与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碱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储存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应与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运输
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清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