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 湖州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小型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2019/8/10 19:11:50发布206次查看
小型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之间的生物膜法工艺,其特点是在池内设置填料,池底曝气对污水进行充氧,并使池体内污水处于流动状态,以保证污水与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触,避免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存在污水与填料接触不均的缺陷。
技术原理
生物接触氧化池即采用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接触氧化法相结合的方式,好氧曝气采用活性污泥工艺,利用好氧微生物菌群氧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接触氧化工艺是通过生物膜的作用进一步吸附,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具体结构采用的是多段推流式,即生物接触氧化池内分成多格,污水串联流过每一格间。可使每格生长的微生物与负荷条件相适应,有利于专性微生物的培养驯化,提高处理效率。
技术特点
1、进水采用进水堰的方式,进水与进气逆向,增加水与生物膜的接触面积。2、载体生物填料采用新式生物浮球,球内能固定和包藏生物膜。不用填料固定支架,可以解决修理更换的困难。采用新式罗茨鼓风机供气,充氧设备采用微孔曝气器。
其特点是在池内设置填料,池底曝气对污水进行充氧,并使池体内污水处于流动状态,以保证污水与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触,避免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存在污水与填料接触不均的缺陷。 该法中微生物所需氧由鼓风曝气供给,生物膜生长至一定厚度后,填料壁的微生物会因缺氧而进行厌氧代谢,产生的气体及曝气形成的冲刷作用会造成生物膜的脱落,并促进新生物膜的生长,此时,脱落的生物膜将随出水流出池外。
生物接触氧化法具有以下特点: 1、由于填料比表面积大,池内充氧条件良好,池内单位容积的生物固体量较高,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池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 2、由于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生物固体量多,水流完全混合,故对水质水量的骤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3、剩余污泥量少,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简便。
小型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一般厌氧发酵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即水解阶段、酸化阶段、酸衰退阶段和甲烷化阶段。而在水解酸化池中把反应过程控制在水解与酸化两个阶段。在水解阶段,可使固体有机物质降解为溶解性物质,大分子有机物质降解为小分子物质。在产酸阶段,碳水化合物等有机物降解为有机酸,主要是乙酸、丁酸和丙酸等。水解和酸化反应进行得相对较快,一般难于将它们分开,此阶段的主要微生物是水解—酸化细菌。
废水经过水解酸化池后可以提高其可生化性,降低污水的ph值,减少污泥产量,为后续好氧生物处理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设置水解酸化池可以提高整个系统对有机物和悬浮物的去除效果,减轻好氧系统的有机负荷,使整个系统的能耗相比于单独使用好氧系统大为降低。
水解酸化池的处理效果增强措施:
a、水解酸化池底部安装有大阻力布水系统,利用二沉池的回流污泥搅动水解酸化池底部的污泥,使其处于悬浮状态并且与进入的废水充分混合,从而提高了水解酸化池的处理效果,减轻后续好氧处理的负荷。二沉池的污泥回流水解酸化池,可以增加水解酸化池内的污泥浓度、提高处理效果,同时使污泥得到消化,减少了剩余污泥的排放量、降低污泥处理费用,从而减少了运行费用。
b、在水解酸化池内安装弹性填料,对搅动的废水进行水力切割,使悬浮状态的污泥与水充分混合。为水解酸化菌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c、水解酸化池底部还装有排泥管道系统,是由uasb厌氧反应器排泥系统改进而成,可以保证水解酸化池长期稳定的运行。
为保证设施的稳定运行,必须保证均匀进水!根据车间的日产生污水量,分次分阶段的从调节池提升至水解酸化池。
污水处理一般划分为初级处理、生化处理(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三级处理)三个处理水平。
初级处理是指通过格栅或沉淀池等除去部分悬浮固体和有机质的过程。通过初级处理,悬浮物、生物化学需氧量(bod)以及病菌一般可降低50%左右。在沉淀池中加入一些化学或微生物絮凝剂以及石灰等可加速悬浮物质的沉淀(强化初级处理)。
传统的二级污水处理一般采用生化技术。二级处理的目的是利用污泥中各种细菌或真菌的氧化作用破坏有机质的结构,进一步降?低污水中的bod。如果采用厌氧处理技术,污泥中有机质在厌氧菌作用下可产生沼气。利用活性污泥技术的二级处理可使病菌数量降至10%。
三级处理是在二级处理的基础上对污水进行更高一级的处理过程。其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投放化学絮凝剂、活性炭或交换树脂、反渗透工艺以及各种杀菌处理技术。处理目的主要是除去污水中的碳水化合物、糖类、盐分,以及对污水进行消毒等。
污水处理技术的选用必须综合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污水来源及其处理后的用途。不同的污水来源以及处理后污水(再生水)的不同用途要求采用不同的处理水平和处理技术。农村地区生活污水主要含有各种有机污染物以及病原菌等污染物,再生水主要用于各类作(植)物的灌溉用水、景观或环境用水等方面。根据再生水的具体用途,确定污水需要处理的深度或水平。
小型生活污水处理系统a2o/a-mbr工艺
a2o/a-mbr工艺是一种强化内源反硝化的新型工艺,该工艺利用mbr内高浓度活性污泥和生物多样性来强化脱氮除磷效果,工艺流程依次为厌氧、缺氧、好氧、缺氧和膜池。该工艺在普通a2o工艺后再设一级缺氧池,在利用进水快速碳源完成生物除磷和脱氮后,再利用第二缺氧池进行内源反硝化,进一步去除tn,之后,再利用膜池的好氧曝气作用保障出水。
a2o/a-mbr工艺是针对进水碳源不足,而同时又有较高脱氮要求的污水处理项目所开发,也是强化脱氮的mbr脱氮处磷工艺。
a(2a)o-mbr工艺
a(2a)o-mbr工艺是两段缺氧a2o工艺与mbr工艺的结合,其特点是在传统的a2o工艺中设置了两段缺氧区(缺氧区ⅰ和缺氧区ⅱ),在第一缺氧区内从好氧区回流的no3-完全被还原,实现完全反硝化;而在第二缺氧区内实现内源反硝化,节省外加碳源的投加。生物反硝化需要有机碳源作为电子供体,用于产能和细胞合成。
生物脱氮所用碳源一般有3类:原水碳源、外加碳源和内源碳源。利用原水碳源的前置反硝化工艺一般总氮去除率不高,如果要进一步提高脱氮效率,则需要外加碳源进行反硝化。
有关研究发现污泥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50.2% )、蛋白质(26.7% )、脂肪(20.0% ) 均属于慢速可生物降解碳源,如果将这些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碳源用于脱氮系统,则可大大提高污水的生物脱氮效率,同时避免了外加碳源,节约运行费用,因此具有很高的价值。a(2a)ombr工艺生物池两段缺氧的设计正是借鉴了这个原理。
污水生物除磷工艺
除磷工艺流程可分为主流程除磷工艺和侧流程除磷工艺两类。
主流除磷工艺的厌氧段在处理污水的水流方向上,其代表工艺有a/o、a2/o、bardenpho 工艺、phoredox 工艺、uct、改良型uct、sbr以及氧化沟工艺。
测流除磷工艺的厌氧段不在水流方向上,而是在回流污泥的测流上。比如 phostrip 工艺。
生物除磷工艺优点:表现出除磷效果好,并能改进污泥沉降性能,减少活性污泥膨胀现象等。

潍坊鲁盛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逄国华 (经理)
13070717631
湖州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