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中报告》在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发布,报告认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有赖于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倒逼深层次制度改革。
该报告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世界变局下,从一个大的格局、长远视角及国际视野,对中国宏观经济的整体把脉,注重定性与定量分析、短期应对与中长期改革治理的有机结合。
年中报告指出,2018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基本平稳,工业企业利润回升,就业形势稳定,价格基本平稳,虽然受基建投资增速大幅下滑影响,内需中投资增速持续下降,但进出口保持原有较高增速并支持制造业投资。
从内部环境来看,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正逐渐显现或加大。国内家庭与企业债务问题悬而难决;消费增速持续下滑,致使企业经营活力下降;家庭和企业部门间债务的负反馈效应还溢出到银行系统,导致银行坏账率上升;金融去杠杆和强监管尚处于阵痛期内;金融系统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保就业及所有制歧视等因素使得商业银行对僵尸企业被动输血,加剧了金融资源的错配等。
外部环境方面,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增加了进出口的不确定性,与美元指数攀升等因素叠加,共同导致人民币贬值压力上升。
结合短中长期的视角来看,课题组对中国如何通过高水平对外开放倒逼深层次制度改革以实现经济平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有以下主要观点:1、中国需要以更大的改革决心、力度,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2、中国仍处于为“两个一百年”目标以及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现代化强国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关键历史时期,需要有一个好的外部环境来继续强大自己,对外开放还要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下去,还需要继续韬光养晦。3、中国需要以更大的开放决心、力度,积极主动扩大进口、大幅放宽市场准入、改善投资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倒逼国内制度体系改革,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4、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关键任务是在更高水平的开放条件下提供制度基础的综合性改革,应该统一到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和“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最后,课题组建议,在保持合理充裕的流动性、深化金融市场改革的前提下,应该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深化推动财税体制改革,加大企业税费减免力度,加快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有序推进房地产税制度的实施,解决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以及隐性债务问题。
(光明融媒通讯员 魏娜 记者 颜维琦)